如何防範偽基地台假冒政府機關發送釣魚簡訊詐騙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4-23
- 資料點閱次數:198
生活與法律-如何防範偽基地台假冒政府機關發送釣魚簡訊詐騙
引言:前一陣子有新聞報導民眾因收到假冒政府機關名義發送釣魚簡訊,例如「監理所通知:您有未處理之交通違規,請於收到簡訊後24小時內處理,以免產生後續高額罰款。詳細違規情形及繳費可聯繫監理所(服務電話:XXXX),或連結下列網站查詢:https://XX.tXXgov.com」,因而受騙上當情形。這邊想分享為何會發生這種狀況、相關罰則為何,及如何避免受到這種釣魚簡訊詐騙。
法律問題Q&A:
為防止詐騙集團透過釣魚簡訊方式,發送例如繳費、申辦業務等資訊進行詐騙,數位發展部自民國113年1月起推出「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作為行政部門發送簡訊的管道。所有簡訊只有透過「111政府短碼簡訊平台」發送,發送者識別號碼才會顯示「111」,用以確保政府機關發送簡訊的真正性。所以看到發送簡訊者部分有「111」代碼者,基本上都可以相信是政府機關發送的簡訊。但,詐騙集團為使民眾上當,常刻意偽造「111」簡訊短碼的詐騙簡訊,再利用偽基地台,將偽造的「111」詐騙簡訊以2G訊號發送,使開啟接收2G訊號功能的手機接收,因而發生民眾收到有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卻被詐騙的情形。
Q1:什麼是偽基地台及其相關罰責?
A1:以近期查獲偽基地台詐騙的情形來看,詐騙集團多是在汽車內私裝可發送2G訊號的電信設備,再僱人駕車於某地區內四處遊走,以干擾合法電信業者基地台正常運作或「蓋台」方式,以2G訊號發送詐騙簡訊,使該區域內手機未關閉接收2G訊號功能的不特定民眾接收簡訊以進行詐騙。在相關罰則部分,私裝電信設備發送2G訊號之人,依電信管理法第74條第3、4、5項規定,可處新臺幣50萬元至1000萬元罰鍰。如經主管機關通知仍持續再犯,或造成公共危險時,將處最重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500萬元以下罰金。
Q2:冒用政府機關名義發送詐騙簡訊的相關刑責。
A2:在相關罰則部分,利用偽基地台發送偽造「政府專屬短碼111」簡訊進行詐騙之人,除上述電信管理法相關刑責外,另將構成刑法第210條以下偽造文書、刑法第339條之4所列加重詐欺、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3條以下相關詐欺等罪責。所以請聽眾不要貪圖小利,以身試法。
Q3:如何防止因接收詐騙簡訊遭騙?
A3:現今電信詐騙方式日新月異,詐騙集團總能找到一些電信、金融交易的漏洞來進行詐騙,而利用電信技術漏洞進行詐騙的手法複雜,聽眾倒不用細究其中原理,只須注意下列幾個事項:
一、關閉手機接收2G訊號功能。由於目前詐騙集團為發送偽造的111專屬短碼簡訊,通常須透過發送2G訊號來處理,所以建議聽眾可以關閉手機接收2G訊號功能,避免收到釣魚簡訊。
二、請勿點擊或連結來源不明簡訊所附的網址,也不要撥打該簡訊內所附的電話號碼。由於釣魚簡訊只是誘騙民眾上當的誘餌,真正會發生詐騙的部分是在點擊簡訊內附網址或撥打簡訊內電話,詐騙集團常透過這些網址、電話來聯繫民眾騙取個資或金錢。所以聽眾不要去點擊或撥打簡訊內的網址與電話。如果真的對簡訊內容事項有疑問,可直接聯繫發送簡訊的政府機關或上該機關官網查詢,一方面比較直接,也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