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保護與戒癮復歸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7-16
- 資料點閱次數:465
生活與法律-更生保護與戒癮復歸
回家的力量:更生保護與戒癮復歸之路
從黑暗走向光明──重啟人生的每一步,我們都在身邊
歡迎蒞臨今天由臺灣高等檢察署與更生保護會共同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主題是《回家的力量:更生保護與戒癮復歸之路》。
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臺灣高等檢察署黃冠運檢察官,為大家帶來關於「更生保護與戒癮復歸」的深入剖析,透過制度、數據、故事與實務經驗,讓我們一起認識──更生保護不只是法律的延伸,更是社會安全與溫暖的核心力量。
一、 甚麼是台灣更生保護會
「更生保護」意指社會對於出獄人或曾受司法處分之犯罪人,運用社會力量以適當保護及輔導,以助其自立更生使其能適應社會,自立更生、棄惡從善,預防再犯,用以促進個人之幸福而達維護社會安寧之目的。
台灣更生保護會自民國35年11月11日設立迄今,80年來更生保護會為社會扮演重要與獨特的角色,保護工作持續在進化,甚至提前進到監獄中幫助與引導,在更生人進到社會後,用關懷的心情,在就業、生活、醫療、家庭與社會上給予直接、立即性服務,相較於其他社福機構,更生保護會有自己的協力廠商、更生事業群、安置處所及技訓單位。
經高檢署統計,各分會113年1~9月服務中之對象,於113年1~9月期間之平均再犯率為6.4%、平均失聯率為13%。
本會秉持熱情、專業的精神服務更生人。
❶ 簡單說台灣更生保護會是一個幫助「出獄的人」重新適應社會的公益機構。這些人曾經犯過錯,出獄後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找不到工作、沒有地方住、沒有人願意接納他們。
更生保護會就像他們人生路上的「導航員」,幫忙安排住的地方、訓練一技之長(像是烘焙、木工、園藝),還會找企業媒合工作,甚至協助修補與家人之間的關係。
他們的目標是:「不讓一個人重蹈覆轍,也不讓社會多一個遺憾」。
✅ 民眾可以把它想成是「幫助曾經迷路的人找到正確方向的機構」。
二、 更生保護與社會治安
更生人亦為穿著囚服之國民,更生人在出獄後的主要需求無非住所及經濟來源,然而面對社會的歧視及長年在間與社會脫節,更生人復歸社會之路更需要扶助。
❷ 簡單說:你可能會問:幫出獄的人,會不會反而讓社會更危險?
其實正好相反!
如果這些人出獄後沒有工作、沒錢吃飯、沒地方住,又被社會歧視,最後可能又走回頭路,讓治安變得更糟。
但如果我們提早幫助他們站穩腳步、融入社會,他們就有可能不再犯,甚至還能成為願意幫助別人的人。
根據檢察官提供的數據:有參與更生保護會輔導的人,再犯率平均只有6.4%,表示很多人真的有成功回到社會生活中。
✅ 換句話說:「幫助更生人,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社區。」
三、 戒癮復歸與更生保護
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希望藉由政府公權力的行使,以及相關公私團體、教育機構與社區的力量,全面建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進而加強治安維護,減少下一代受到毒品的侵害。更生保護會肩負穩定復歸及抑制再犯的重要使命,盼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由提早入監個案管理到提供友善就業機會等方案,協助更生人戒除毒癮,努力復歸社會。
❸民眾到底了解多少? 什麼是戒癮復歸?為什麼它很重要?
很多人犯罪,是因為碰了毒品。但毒癮不只是壞習慣,它是一種「身體和心理都會依賴的病」,不是說戒就能馬上戒得掉。
政府推出「新世代反毒策略」,希望讓染上毒癮的人能早點接受治療與輔導。而更生保護會就會介入輔導這些人,從在監獄裡就開始協助戒毒、出獄後繼續追蹤與輔導,幫他們找工作、找到方向,讓他們重新站起來。
✅ 想像這個過程就像種樹:從一顆快枯萎的樹苗,慢慢補水、給養分、拉支架。當它有了穩固的根,它就能自己長成樹,甚至遮蔭他人。
Q4:更生保護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A:除了基本的就業媒合與安置服務,更生保護會也提供心理輔導、毒癮治療轉介、法律諮詢、家庭修復協助,甚至是緊急協助金申請。這是一個從「生活重建」到「人格支持」的多層次網絡。
Q5:什麼是更生保護會的「技訓單位」?
A:技訓單位提供實際職業技能的培訓,例如烘焙、木工、園藝、清潔、汽修、美容美髮等,部分更結合業界需求,與企業合作「訓用合一」,幫助更生人結訓即上工。
Q6:為何更生人容易失聯?
A:大多數原因包括:家人不願接納/身心問題或毒癮未戒/沒有穩定收入、無法生活/害怕被歧視而選擇逃避/更保會設有追蹤關懷機制,也會與地方警政、衛福等單位合作,協助「失聯即尋」。
Q7:更生人與一般社福單位的服務有何不同?
A:更保會的對象多數有犯罪背景,服務不只是社會福利,更涉及法律後續處遇、個案轉銜與司法整合機制,因此更強調個別化服務、即時反應與不中斷陪伴。
Q8:戒癮服務與更生保護如何結合?
A:從「入監前毒癮建檔」到「出監後治療接續」,更生保護會扮演跨部會轉接平台,整合衛福部藥癮治療系統、心理衛生中心與民間戒毒單位,建立復歸完整路徑。
Q9:再犯率與失聯率統計說明了什麼?
A:113年1-9月再犯率6.4%、失聯率13%,在國際上屬於偏低的成效,這代表:
一、更保制度能夠有效幫助出獄者重新生活
二、但仍有13%可能因種種原因脫離協助軌道,需更多資源補強
Q10:企業參與更生就業的方式有哪些?
A:有三種模式:
提供見習/短期實習機會
參與更生事業群合作,成為雇主單位
捐助職訓設備或成為技能教學企業夥伴
很多企業加入後,反而意外找到認真、有責任感的員工。
Q11:更生人就業最困難的挑戰是什麼?
A:最大困難是「信任」與「社會觀感」,企業害怕有前科的員工影響商譽。而對更生人來說,自信心低落與技能不足也是兩大瓶頸。透過雙向輔導與職場導師制度,能逐步打破這些障礙。
Q12:哪些單位可協助更生人毒癮復歸?
A:更保會分會戒癮輔導組
精神科/成癮門診醫院
各縣市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
非營利藥癮復健機構(如晨曦會、芥菜種會等)
Q13:如何鼓勵社區接納更生人?
A:舉辦社區宣導活動,讓居民了解更保工作的實際成效,邀請成功復歸者分享經驗,建立正面典範,鼓勵學校、宮廟、企業加入「關懷支持網」行列,這些方式能逐步改善「汙名標籤」,打造更有包容力的社區。
Yoyo 說~
更生,不只是出獄那一刻的開始,而是一段漫長且需要無數雙手相扶持的旅程。
謝謝在場每一位努力守護社會安全、修補裂痕的朋友。
願我們都能用理解代替偏見、用關懷接住每一位努力重生的靈魂。
讓我們攜手,一起點亮他們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