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高等檢察署:回首頁

:::

《新聞稿113.10.23》本署於今(23)日上午發布113年度下半年國內毒品情勢分析報告,針對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毒品濫用提出示警及因應對策,並就戒毒現況及後續目標提出說明。(詳附件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3-10-23
  • 資料點閱次數:2148

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毒品成長快速,臺高檢署於今(23)日上午發布113年度下半年國內毒品情勢分析報告,針對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毒品濫用提出示警及因應對策,並就戒毒現況及後續目標提出說明

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本署)於今(23)日上午召開「毒品情勢分析及警示發布記者會」,針對113年度下半年國內毒品案件統計數據提出趨勢研判,並就國內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毒品濫用情形提出示警及因應對策,茲摘要說明如下:

一、國內毒品情勢分析

(一)11318月各級毒品查獲量7,394.8公斤,較去年同期6,104.8公斤增加21.1%。

(二)11318月查獲毒品主要來源地,境外占31.5%。

(三)我國混合毒品包在112年查獲數量為257,899包,較109253,652包為多。113年19月查獲217,174包,較去年同期197,290包增加10.08%。

(四)11319月查獲旅客夾帶毒品走私件數111件,較去年同期83件增加33.7%。

(五)11318月初犯施用各級毒品人數(經身分唯一化)5,760人,占整體施用人數19.0%。較去年同期5,979人減少3.7%。

(六)109年與新興毒品有關死亡案件達到143件高峰,之後逐年下降, 112年降為68人,減少52.4%。

(七)因施用新興毒品強力搖頭丸MMA(PMMA)死亡人數,109年為93人,在六大緝毒系統強力壓制下,110年減為37人,111年降至6人,112年及113年        19月為0人,已獲穩定有效的控制。

(八)112年查獲56座製毒工廠(場所),依工廠類型分,合成型28座,占50.0%。113年18月查獲23座,其中合成型17座,占73.9%。

二、大麻及依托咪酯等新興毒品濫用示警

(一)國內查獲大麻重量呈增加趨勢,112年司法警察機關大麻案件之查獲量為2,328.5公斤,較110年查獲量240.5公斤,增加9.7倍。113年18月查獲  種植大麻株數10,536株,是1126,692株的1.6倍,顯見國內毒品市場對大麻需求高,大麻已成為國內主流毒品種類之一。惟對照地方檢察署辦理 大麻案件偵結施用人數,111年為639人,112年為802人,11318月為836人,顯然與上揭查獲量不成比例,研判仍有不少施用黑數未被發掘,據查緝實例分析,大麻施用者與傳統毒品施用者具有不同屬性,不易發掘其施用黑數。

(二)97年至113年6月我國一共檢出194種NPS,其中59種為合成卡西酮類。又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統計,卡西酮類毒品名列新興毒品檢出種類前茅,Mephedrone(4-甲基甲基卡西酮,俗稱喵喵)自108年以後佔新興毒品檢出件數第一位。此外,108年至112年,與新興毒品相關之死亡案件,平均年齡30歲,其中檢出之新興毒品成分排序,「喵喵」自110年起,排序第1。另值得關注者為α-PiHP(α-吡咯烷基苯異己酮),為第三級毒品,亦屬於合成卡西酮類,常見摻入於菸草,製成俗稱「彩虹菸」,因製作簡單、成本低廉,酷炫包裝等特性,吸引年青族群施用。據食藥署統計,112年通報食藥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中之非尿液檢體檢出α-PiHP計2,788件,較110年115件增加24倍,而113年1至9月已檢出2,523件。最後是以卡西酮類毒品為主之混合毒品包查獲量大增,112年警察機關查獲混合毒品包25萬7,899包,較111年16萬735包增加60.45%,113年1至9月查獲混合毒品包21萬7,174包,較去年同期19萬7,290包增加10.08%。足見卡西酮類毒品危害甚大。

(三)另需特別預警者為「依托咪酯Etomidate」有遭濫用情形。「依托咪酯」醫療用途為短暫麻醉劑,濫用則具有精神恍惚、情緒易怒、行為忞亂、語無論次、噁心嘔吐、肌躍、混身顫抖、腎上腺抑制、呼吸抑制甚至衰竭等副作用,危害嚴重。常見於摻入電子菸油中,俗稱神奇菸彈或喪屍菸彈等。據食藥署統計,112年通報食藥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中之非尿液檢體檢出依托咪酯類件數為22件,11319月已升至1,281件,增加58.2倍。

三、強力壓制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新興毒品

由以上毒情分析可知,近年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毒品查獲量增多,並入侵年輕族群,為避免危害擴大,本署統合六大緝毒系統強力查緝,策進作為有:監控可供製毒原料來源及流向;嚴查製毒工廠、分裝場、植栽場;審酌毒品情勢,快速反應壓制;加強國際合作及情資交換; 推動安居緝毒專案,鎖定重點打擊;全力打擊大麻及依托咪酯類新興毒品。而在「審酌毒品情勢,快速反應壓制方面,具體實例為本署於1133月底發現依托咪酯類新興毒品有濫用趨勢後,隨即召開會議建立邊境專案查核及檢驗機制,並整合六大緝毒系統加強查緝,食藥署管制藥品審議委員會及法務部毒品審議委員會亦分別在5月及6月,開會決議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及第三級毒品,行政院並於85日正式公告列為第三級毒品,六大緝毒系統將全力打擊。

四、呼籲及提醒

大麻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列管之第二級毒品,依托咪酯類毒品(含美托咪酯、異丙帕酯)則已列管為第三級毒品,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均有構成刑事犯罪之相關規定,國人切勿心存僥倖,以免觸法。

五、毒品戒癮治療現況及目標

本署依據再犯防止推進計畫,賡續推動施用毒品者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政策,11319月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比例佔全部毒偵案件之27.1%,預計將可超越本年度預估目標值28%。參酌112年全年緩起訴戒癮治療再犯比率(2年內再犯)僅22.5%(再犯一二級毒品則為13.1%),遠較觀察勒戒強制戒治或入監執行者為低,因此後續將持續要求各地檢署檢察官詳為審核被告施用毒品之情形,並參酌本署函頒『地方檢察署辦理毒品案件緩起訴處分暨戒癮治療作業指引』之規定,積極運用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制度,鼓勵毒偵案件被告戒除毒癮,以期達到穩定復歸、減少再犯之目標。

另本署為使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之完成率與完療率能逐年提升,自112年起聲請毒防基金挹注本署『全人計畫』,112年完成率達九成。113年起將賡續全人計畫,充實各地檢署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之處遇內容,以協助個案完成療程。

又施用毒品者經臺灣更生保護會(下稱臺更保)提供銜接服務後,經統計再犯情形顯著降低,足見在積極入監銜接及主動熱忱提供銜接服務下,確能協助施用毒品個案復歸,臺更保目前已建置系統與矯正署介接有意願之出監個案,後續並將追蹤開案狀況,補充毒品個管員之人力,積極入監與個案建立信賴基礎,提升毒品更生人尋求臺更保輔導與服務之意願,以有效延續獄中治療之成效。

附件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