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高等檢察署:回首頁

:::

《新聞稿110.3.30》本署科技偵查中心發布109年度全國毒品案件數據統計分析報告,並就國內毒品犯罪現狀提出趨勢研判,針對新興毒品擴散及大麻栽種增多提出示警。(詳附件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0-03-30
  • 資料點閱次數:986

臺灣高等檢察署科技偵查中心發布109年度全國毒品案件數據統計分析報告,並就國內毒品犯罪現狀提出趨勢研判,針對新興毒品擴散及大麻栽種增多提出示警

一、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本署)科技偵查中心暨統計室於民國110318日發布109年度國內毒品情勢快速分析年報,希望藉此使國人知悉我國所面臨的險峻情勢,摘要如下:

(一)109年國內各級毒品查緝量總計8,155.5公斤,以第四級毒品4,797 公斤占58.8%居多數,主要為先驅原料2-溴-4-甲基苯丙酮。

(二)109年查獲38座製毒工廠,其中第二、三級毒品製毒工廠分別為18座、17座。

(三)109年毒品製賣運輸案件新收人數計1萬4,142人,其中第二級毒品8,695人,占61.5%。

(四)109年各級毒品施用人數計6萬7,819人,以第二級毒品3萬895人最多。

(五)109年初犯各級毒品施用人數8,517人,占整體施用人數18.2%,以第二級毒品5,019人最多。

二、毒情分析:

(一)毒品主要來自境外:

108年之毒品來源以中國大陸輸入之新興毒品及其先驅原料為大宗,為免新興毒品製造工廠在國內死灰復燃,有賴持續加強邊境防堵,並藉由檢察機關統合各緝毒系統,情資共享、偵查分工,成功攔阻毒品於境外或關口,避免流入國內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大麻案件數及查獲量均持續增長:

大麻類毒品案件,並未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減緩,來自美加地區夾藏大麻類毒品案件持續上升,同期間國內種植大麻案件亦較往年增長。大麻毒品來源多元、取得管道便利以及風險性低等因素是否會改變國內毒品施用習慣,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三)新興毒品氾濫並在青少年間流行:

PMMA等新興毒品造成死亡件數自108年底大幅攀升,經本署於109年初召開記者會向大眾示警,並整合六大緝毒系統資源強力壓制,方明顯下降。惟面對新興通訊模式或網站的推波助瀾,青少年間對愷他命、精美包裝之混合式新興毒品咖啡包、笑氣等成癮物質濫用現象仍須加強防堵,並善用科技提升查緝效能、結合網路反毒社群獲取有效情資,嚴密防範擴散。

三、即時預警與防範:

新興毒品不斷推陳出新,去年查獲大量喵喵、喵喵先驅原料2-溴-4-甲基苯丙酮等毒品,Eutylone(3,4-亞甲基雙氧苯基乙基胺丁酮)有增多的趨勢,傳統毒品大麻亦升溫中,另從國際情資得知,新興毒品「吩坦尼」也來勢洶洶,為即時預警及防範,本署亦將持續升級緝毒能量,結合(一) 建置「國內外重大毒品案件情資及協調處理機制」及修改「防制毒品危害獎懲辦法」、(二) 落實重大毒品案件之溯源追查、(三) 深化安居緝毒專案、(四) 優化本署毒品資料庫及科技偵查方式輔助緝毒之量能等作為,隨時掌控壓制毒情發展。

四、呼籲:

(一)反毒需要全民協助:無毒家園的建構有賴全民踴躍參與,希望全民一起來關心我國毒品情勢,共同來做政府的後盾。

(二)鼓勵民眾檢舉:檢舉專線為「110」,檢舉藥頭最高獎金1000萬元,只要您一通電話,檢舉人身分將獲得完全保密。

附件下載

回頁首